"问小白好用,写出来的内容真实、朴实,这是我一直用它的原因。"
【问小白导读】:一位30岁的自媒体写作教育者通过问小白实现了从传统教学到智能创作的转变。
1. 始于问小白116群
在昆明这座春城,30岁的王老师(化名)从事自媒体写作教育已有多年。作为一位资深的写作导师,他每天都需要创作大量的教学内容,指导学员进行自媒体写作。2024年,当AI技术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时,王老师也开始了自己的AI探索之旅。
"当时DeepSeek经常崩溃,我急需找一个替代产品。"王老师回忆道,"我通过社群了解到了问小白,当时社群中名气较大的还有纳米AI。"
让王老师印象深刻的是,他加入了问小白的116群。"我记得很清楚,是116群。"他笑着说道,"当时就觉得问小白好用,一直使用至今。"
📊 使用数据统计
统计项目 | 数值 |
---|---|
每日对话次数 | 2-3次 |
每日写作时长 | 2小时 |
网页端:手机端比例 | 2:1 |
单次对话创作文章数 | 20-30篇 |
2. 我对内容质量有严格的要求
王老师的使用场景非常丰富,涵盖了多个内容创作平台。主要使用问小白进行头条文章、热点新闻和明日语录的创作。作为一位自媒体写作教育者,她对内容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问小白的文字生成质量很高,输出文本真实、流畅、客观且语言朴实,符合自媒体文章对真实性和可读性的要求。"作为一位AI深度用户,王老师有多个产品的使用体验,"而且它的搜索能力强,素材来源可靠,不会在指定词下编造问题。"
📝 写作领域的深度应用
王老师主要使用问小白进行头条文章、热点新闻和明日语录的创作。
🎨 网页生成功能的惊喜发现
让王老师特别惊喜的是问小白的网页生成功能。"这个功能特别好用,能快速生成符合需求的海报效果。"他兴奋地说道,"甚至开玩笑说设计师要'下岗'了。"王老师认为这是问小白的一个独特优势。"其他AI产品很少有这个功能,问小白做得很好。"
3. 高效创作的使用流程
王老师有一个独特的学习方法:他会先将一些优秀的旅游赛道文章或自己期望的文章投喂给问小白进行拆解学习。"我会让问小白分析这些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他介绍道。
第一步:选择优秀文章作为学习样本
第二步:让问小白拆解文章结构和技巧
第三步:学习并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第四步:在一个对话框中持续创作20-30篇文章
这种学习方法让王老师的创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我可以在一个对话框中持续创作二三十篇文章,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他说道。
4. 付费不是问题,好用是关键
当被问及为什么持续使用问小白时,王老师给出了一个简单而直接的回答:"好用。"
每日使用时长2小时,体现了深度依赖
"问小白的交互体验很好,包括速度和上下文理解。"王老师详细解释道,"最重要的是,它的内容输出符合我的需求,这就是我持续使用的最主要原因。"
这种"好用"不仅体现在功能上,更体现在用户体验上。"我每天都会稳定地使用问小白进行写作,这已经成为我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从文字到多模态的期待
作为一位深度用户,王老师对问小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 文字功能的持续优化
"问小白的文字功能已经很好了,但仍有提升空间。"王老师建议道,"希望未来能达到完全无需修改的程度,这样就能进一步提升创作效率。"
🎨 图片生成功能的发展
"希望在图片生成(文生图)方面能有更多开发和丰富。"王老师指出,"目前我主要使用即梦进行文生图,但如果问小白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我会考虑使用。"
🤖 智能体功能的加强
"建议问小白可以尝试在编程(coding)方面发展,并加强工作流和智能体功能以提高效率。"王老师建议道,"这些尝试可以更快地迭代,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 个性化模板的需求
对于预设模板,王老师有自己的看法:"预设模板或直接生成小红书等特定格式的内容对我而言并非必需,因为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提示词和流程,以及个性化的使用习惯和调整方式。"
6. 教育者独特的AI视角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王老师对AI时代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理解:"AI不是要替代人类,而是要帮助人类更好地创作。"
工具定位:AI是创作工具,不是创作主体
学习价值:AI可以帮助学习和拆解优秀内容
效率提升:AI能显著提升创作效率和质量
个性化需求:每个用户都有独特的使用习惯和需求
"AI让创作变得更高效,但真正的创意和思考还是需要人类来完成。"王老师总结道,"关键是要找到人机协作的最佳平衡点。"
本故事基于真实用户访谈整理,用户信息已做脱敏处理。感谢王老师分享宝贵的用户体验,为产品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